【北京茶史】重温北京老茶馆 消逝的“大茶馆”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【北京茶史】重温北京老茶馆 消逝的“大茶馆”

 

大茶馆,顾名思义,一是规模大,房子多,最大的茶馆能同时容纳四五百人;二是气派大,是老北京茶馆中最高档的一类。一般大茶馆门前有两根立柱,上方装一横匾,成门字形,犹如一座单牌楼。横匾上书写着店家字号,透着气派。

 迎面临街是一排五间门面房,称“前厅”。内设柜台和大灶,后面是四合院,搭有天棚,就是大罩棚,下面设“散座”。

夏季茶客们在棚下品茗乘凉。冬季棚子四周罩上棉布帘子围起来,生上火,棚内温暖如春,这是大众化的天地。和前厅相对称的是过厅,过厅两侧的厢房和后面的后堂还设有“雅座”(单间),这里是上层人士的场所。

一进大厅,呵!全是清一色的八仙桌,大条凳。茶具也都是一色的青花瓷盖碗,青花瓷提梁壶。柜台后面货架上也是一排排青花瓷茶叶罐。里面放着各种茶叶,以北京人喜饮的花茶为主。

从一枚(铜板)一位的低档茶到一两银子一两的高档茶应有尽有,透着一种古朴清雅的气氛。除了茶叶之外,柜上还备有一些干果碟儿和京式小八件之类的点心,以及一些简单饭食,如肉丁馒头、焖炉烧饼、烂肉面等。

这里的伙计着装也是一色的,头戴黑疙瘩小帽头儿,身穿蓝布到脚面的大褂儿,翻着三寸宽的白袖囗儿。下身是黑裤子,系着腿带子。脚上是白布袜子黑布鞋。一手提铜壶沏茶续水,一手拿着白“带手”(毛巾),擦抹桌子。透着一股干净利落劲。

老舍的经典名剧《茶馆》中的那个“裕泰”大茶馆里所发生的故事,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。那时社会上消逝的“大茶馆”,那时社会上的三教九流,五行八作在这里自然地形成了他们各自的“片区”。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嘛。

大茶馆的常客是八旗子弟,因为当时内城居民主要是旗人,他们享有朝廷俸禄,按时领取,衣食无忧,整日无所事事,天天以泡茶馆、侃大山取乐。

而各行业的中介、经纪人则把他们那片当成了信息交易所,在此互通信息,交 流行情。而商人那片区是最活跃的,他们可不是空侃大山,而是在此谈生意、做买卖。这比在家中、会馆要方便,比在酒楼、饭庄更便宜。

而文人要高雅得多了,他们真是为品茶而来,以茶入境,多在雅座。品茗之余,自然要谈诗论文,挥毫落笔,逐渐形成“诗会”“笔会”“谜会”等文化活动。成为京城茶文化的一大特色。

乾隆年间,大茶馆已遍布京城。同治中兴后达到了鼎盛时期,最有名气的当数“天字头”的八大轩:即前门外的天全轩、天启轩、天仁轩,阜内的天福轩、天德轩、天颐轩,北新桥的天寿轩,地安门的天汇轩。

天汇轩为八大轩之首,系京城第一大茶馆。它地处地安门外后门桥东南角,座东向西,面临什刹海旅游区和商业区,又紧靠提督衙门这个办事机构,真是块风水宝地。所以天天茶客盈门,生意火爆。

只可惜它在1912年“壬子兵变”时,毁于兵燹了。由于其馆规模很大,于是在废墟上聚集了小吃摊、小百货、撂地卖艺者等,逐渐形成了地安市场。后废市场为居民院,五方杂处,袭天汇轩之名称为天汇大院。六十年代拆除了危房,盖成了数栋居民楼。这座茶馆再也没能重建。

1900年随着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,国运衰败,清廷财库空虚,八旗子弟的钱粮只能“半支”(减半支付),作为茶客主体的旗门大爷再也不能天天泡茶馆了。从此大茶馆一蹶不振,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而被应时而生的其他类型的茶馆所替代。

(责编:晓林)

来源:茶产业诚信联盟     北京茶世界